近日,生态环境部门(筹)科研团队产出的“白洋淀大尺度近自然湿地生态修复成效及相关建议”研究成果报送生态环境部并获部领导批示。
再生水是我国北方地区重要的非常规水资源,更是河流、湿地、淀泊的主要补给水源。从流域和生态廊道角度,着眼于北方缺水地区大尺度近自然湿地生态系统构建、水环境质量改善和生态景观提升对保障北方水体生态环境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建设雄安新区,一定要把白洋淀修复好、保护好”的指示,水专项白洋淀项目围绕白洋淀水环境质量保障和水生态修复重大科技需求,针对白洋淀上游再生水补给水量大且水质难以满足水环境质量标准、入淀湿地生态系统退化及生态景观格局破碎等问题,开展了生态塘群预处理-功能湿地强化污染削减-近自然湿地生态景观提升技术研究,形成了大尺度近自然湿地构建技术体系,并在大尺度近自然湿地水质净化工程建设和稳定运行基础上提出相关建议。一是进一步在白洋淀推广近自然湿地生态修复技术,逐步实现白洋淀入淀湿地退耕、退塘、退渔、退养;二是加强多水源补水与调配,提升入淀河口湿地与主淀区水系连通性,保障湿地系统生态需水量;三是防控淀区内源污染,保障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稳定;四是响应碳中和发展目标和规划,推进退耕还淀工程,提升湿地生态系统碳汇增量。
该成果由我司王洪杰教授、申世刚教授、刘玲博士和北京林业大学张盼月教授执笔,经由生态环境部环境发展中心呈报生态环境部,详见《环境发展专报》(2022年第24期(总第359期))。
(生态环境部门(筹) 供稿)